我的收入和理财

又到周末了,说说这几天你们好奇问的事。

有人好奇我现在公众号的收入状况,明面上大家能看到的主要是两块,一个是每年收6次的稿费,加起来有个小几十万。另一个就是拼多多平均每个月的活动投放,价格保密不能说,但真的不贵。

电商属于绿色环保的广告,人拼多多是正经做生意,不割韭菜,所以人均流量就不可能出很高的价。那什么广告不绿色、不环保呢?投顾的、卖课的、卖自产酒的、卖保健品的、卖珠宝玉石的、卖化妆品的,总之非标准化+高溢价的产品出的起价格,但我怕卷入纠纷都推掉了。

那就没有正经商单吗?倒也有,但很多甲方都有一个固执的要求,就是我要写全篇的软文,他们不愿意以文末贴片的方式投放。这就碰到了我的底线,我不能接受读者点进来从头到尾都在看广告,不行就算了。

其实证券类公众号最理想、最合适的变现方式当然是开户了,我早先和证券公司合作开了大几万户呢,你们可能对这个数没概念,打个比喻的话,我一个人就相当于国内一线营业部的c端开户量了。

本来开户做挺好,后来被监管发文禁了,这事其实我一直到现在也没整明白,开了五六年户,用户零投诉,为什么就不让做了呢。好吧,理不理解反正监管的命令都得遵循。

雪上加霜的是,原先有合作的跨境券商开户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被叫停了,这下两块最重要的收入都没了。眼下还能接的金融广告就是偶尔卖卖要下架的保险,一年2-3次?反正不可能经常卖,太频繁你们受不了,我也受不了。

别的就真没啥了,前几年还经常有各类金融app来投放推广,但现在无论是金融圈还是创投圈都在收缩,创业的项目越来越少,其实我私下去看过当年合作的那些app,有不少都创业失败倒闭了。

这就是我公众号的现状,确实是今时远远不如往日了,但我也不觉得自己惨,因为就算是缩水后的收入也比打工上班的挣的多,依然是自媒体时代的受益者。

只是相比起前些年,流量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,没关系,这边少了别的地方努力挣呗。

……

然后就是家庭理财的话题,我以前介绍过概要。

我把投资出口分为高、中、低风险三档,年化预期收益15%以上的都算高风险投资,7-15%的算中档风险,4-7%的算低风险。

高风险包括了a股、期指、港股、美股、虚拟币(defi)

中风险包括了:黄金、一级市场股权投资、不良资产包、美元债基金,可转债。

低风险包括了:城投债、公募债基、城建信托。

这三块的比例大概是5:3:2,随着收益波动比例也会波动,所以我每隔一两年会调整一次。看着投资的方向很繁杂,但管理起来还好不算很累,因为大部分都是低频操作的长线投资,一个决策出去就能管半年一年的那种。

这里面最大的败笔是港股投资,玩了六七年还浮亏两百多,肠子悔麻了。另外a股这几年也不怎么样,好在主要持仓是期指,算上贴水还有微盈。

当然也有亮点,美股自从把中国股票都卖了,这几年一路新高;虚拟币这两年踩对节奏,赚肿了;买的美元债基金去年+18%(之前两年平均6.5%),是不是很难相信这是债基的收益率,我加了2次仓;原本只打算保守配置的黄金竟然涨了50%,也在预期之外。

城建信托从去年开始到期都不续了,目前已经清零,城投债有一个2年期年化6.8%的产品,今年9月到期也不续了。之后低风险这块就打算在公募债里面躺平,收益低点没事,关键是不会炸雷。

由于过去两年学习和布局了defi赛道,我现在每天都有种田的被动收入,每天平均大概有2000-3000刀的样子,有了这钱打底理财就很放松了,你们看我这两年是不是不内耗也不焦虑,a股坑爹也不生气了。

我之前有和你们解释过,我不是那种遇到困难就一定要解决的人,我会看看周围有没有别的路,只要能绕开它也可以。所以有读者嘲讽我炒股水平没有文章写的好,我也不辩驳,我确实从没想过非要苦练粪坑捡豆子吃的本领,我会寻找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,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能力。

过去两年资本市场里表现最好的美股、黄金、虚拟币,我都赚到钱了,而且不是简单的摊大饼,我有刻意的针对性调仓,这可不仅仅是靠狗屎运咧

未来只要我的脑子还没糊涂,我就会一直管理对家庭资产的综合性配置,确保即便出现周期波动风险,也要有能力照顾一家老小,这对40岁的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。😽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